(大通社记者 杨咏琪)9月4日是老生返校、2021级专升本新生报到的第一天,8000余名学生回到校园,而身着红马甲、穿行在校园,协助学生入校、在广场上分流引导、帮学生搬运行李的志愿者是学校暖心的安排,一抹抹“志愿红”流动在校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由于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家长不能进入校门,部分学生行李较多,需要志愿者协助才能顺利的转送到摆渡车上。当天上午10时左右是学生返(到)校的高峰期,需要帮忙搬运的行李顿时多了起来,协助搬运的志愿者们脚步不停地穿梭在大门口和摆渡车之间。
左手拉着一个行李箱,右肩扛着一个行李袋,或者是手上拎着几个规格不同的袋子……资产公司的李世海和刘涛步履匆匆的往返在校门口和摆渡车之间,不一会额头上汗水顺着两颊流下,沁透了口罩。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李世海和刘涛一直在帮助学生搬运行李,只能在学生少的时间段稍稍歇一会。李世海说,“孩子们大包小包的行李寄托着父母对他们的爱,帮助他们将这份沉甸甸的爱安全送到宿舍,是我们对这份爱的延续,让学生能够轻松开心返校”。刘涛则说:“利用休息时间来帮助同学们解决困难,看着他们开心地回到学校,我也会觉得很满足,这也是我们的服务育人的一个方面”。
9月4日-5日,为帮助学生快速安全到达宿舍,校园内安排了10辆摆渡车,为了协助学生上下行李、给新生和公交司机做好引导,图书馆协助招募了25名志愿者。“我们的通知一发出来,没过多久就报满了”,图书馆办公室主任梁静介绍,“我们的老师一直都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文明交通引导、疫情防控等活动都有他们的身影”。
2021级专升本11个专升本的报名点分散在校园的不同位置,图书馆的志愿者提前培训了解各个据点的准确位置,将每位同学准确送到报到点。
“有同学的行李落在了车上,我们当即拍照将失物招领的消息发布到工作群里,丢失的物件我们会放置在校门口派专人保管,等待着失主前来认领,一天内我们收到三十多件丢失行李,各方配合下均已物归原主。”梁静介绍。
学生在陆续返校,摆渡车一直往返在大门口和宿舍区之间,跟随摆渡车的志愿者也就没有休息时间,为尽可能的帮助同学们,他们只预留了20分钟的吃饭时间,“我不觉着累,既然愿意做这个事情自然是乐在其中的,我们队伍里每个人都是这样,有活抢着帮,大家都很有责任感,都在尽力而为。”学生志愿者余林雨说到。
美术学院的王诗怡是一名学生志愿队伍组织者,她负责协调全部志愿者,分配好服务人数和服务时间。她说学生志愿者有一百五十人是个庞大的队伍,在各二级学院中招募的志愿者唯有做好合理安排才能使其运作起来真正帮助到同学,所以她全天守候在服务据点,以学院为单位联系负责人组织交接以创造良好秩序。王诗怡入校三年来已多次参加校内校外志愿服务工作,在穿戴红白马甲的志愿队伍中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长时间的做公益身份也从参与者发展到组织者,身份在变为吸引更多人奉献友爱,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的初心一直未变。
“刚下高铁经过老师引导就坐上了直达学校的公交车,到了学校又有摆渡车直接送到宿舍门口,速度快方便又省心,上车下车志愿者总是很耐心地帮忙提箱子,回到学校就像是回到了家,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的关心很温暖,舟车劳顿的感觉渐渐就消失了剩下的是满满归属感。”返校学生李丰玲说。
目前学生志愿者有近一百五十人,截止到5号晚已完成大部分学生返校工作,在9月6号和7号迎新的两天时间里将有更多学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积极为学生返校做好保障工作。
责编:卜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