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 通讯员 吴建琦 杜鹏飞)11月15日下午,美术学院举办“倾听·有约”第四期活动,本期邀请了学校第6批“格桑花”支教队员、美术学院2015级学生刘鑫分享援藏支教感悟。美术学院9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在“格桑花之家”,刘鑫分别从“含苞”、“绽放”、“流芳”、“花语”等四个部分为同学们讲述了“格桑花”赴藏支教的缘起和发展,以及历届团队的酸甜苦辣。

刘鑫向同学们分享支教经历 吴建琦摄
2014年5月8日,我校首批大学生志愿者组成“格桑花”支教团队正式启程前往西藏琼结县,四面鲜艳的红旗飘扬在雪域高原。“含苞”展区集中展示了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的成绩。
刘鑫讲到,支教工作主要是帮助当地学校抓好课程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在“绽放”和“流芳”展区,各种事迹介绍和人物讲述,同学们对支教团队在日常主要工作有了直观了解,并对团队在恶劣自然条件下和匮乏的教学资源条件下,帮助琼结中学学生取得各种成绩表示赞叹,对历届团队接力支教所取得的各项荣誉表示敬佩。
在“花语”展区,同学们认真倾听了团队中优秀成员的先进事迹。如物电学院吴顺喜、美术学院黄亚丽等队员,满含着对藏族学生的不舍,两次入藏支教,吴顺喜在毕业后,更是留在了西藏当地工作,完美诠释了“格桑花”精神。
聆听支教队员感人故事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刻理解了支教队员“得到的远比奉献的要多”、“没有在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话语的真正含义,并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学习,奋发有为。
审稿人:张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