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院张娟:线下抗疫冲锋在前 线上教学推出新篇

作者: 时间:2020-03-26 点击数:

(体育学院 通讯员 张娟)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春节计划。面对疫情,作为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一名高校的体育教师,我坚持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疫情防控和网上教学贡献力量。

尽职尽责冲锋在前

疫情发生后,我主动到居住地庞公祠社区报道,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

严防、严管,守好小区门户

社区疫情防控是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重要一环,小区值守则是重要措施。

根据庞公祠社区党组安排,我在所住小区开始值守,协助社区和物业开展人员出入登记及体温监测工作,对小区内进出人员疏导劝返。防疫初期,每户人家每两天可以派一人出去购物,因此需要对每一个出门的人员进行登记。连续几天,我发现有位老人每天都出去购物,而每次购物的量非常少,有时是一把青菜,有时是一块豆腐……社区工作人员主动跟老人讲话,但老人并不理睬。

知道情况后,我通过物业找到老人所住的楼栋,联系上他的子女。一番了解之后才知道,老人耳背,他不是不理人,是他压根听不见。我把居家隔离的政策又讲了一遍,请他的子女转告老人,现在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从那以后,基本就没看到老人出去了。

不漏一户 不漏一人

体温监测是防疫的第一道防线,2月7日开始,社区防疫指挥部要求所在小区每名住户必须每天上报体温情况。

因为所在小区住户较多,为了不漏掉一人,社区防疫指挥部要求每名党员包一栋楼。我第一个报名,承担了我所在社区第12栋住户的体温统计和上报工作。

刚开始的统计并不顺利,因为这栋楼有4个单元是单身宿舍,一个房间到底住了几个人无法弄清楚,而且有一部分职工在疫情之初就住进了单位宾馆,没有回家居住。为了解真实情况,我托人找出目前居住在单位的4单元住户名单,再从物业处找到原有住户名单,最终才确定目前居住在4单元的单身名单,也才真正保证了不漏掉一人。

代售代买 传递关爱

为保障疫情期居民生活物资的供应,社区组织“双报到”党员参与小区微配送点生活物资“代售”工作,我成了小区免费蔬菜配送员。

为解决居民买菜难、买菜贵的难题,3月2日襄阳市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大宗蔬菜补贴配送服务的通知》,17.5元特价“蔬菜包”开始在网上预订。我所住的楼栋有两位留守老人,原本准备腊月28日到武汉儿子家过年,因疫情滞留家中。这两位70多岁的老人,爷爷有肺气肿,奶奶有心脏病,因并未打算在襄阳过年,因此家里储备较少。到了2月已基本弹尽粮绝,听说有政府“蔬菜包”可买,很是开心,但老人用的是老年机,无法在网上订购,我就拿起自己的手机,为老人订购“蔬菜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危难时刻,我用自己的力量践行一名党员的职责和担当。抗疫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收到了社区党支部的感谢信。

未雨绸缪构建完备的线上课程

2月1日,学校下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二级学院、各专业任课教师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指南与人才培养教学任务安排,积极筹划在线课程教学工作,并要求各任课教师尽快完成课程的在线学习手册和在线教学方案的撰写工作。

本学期我承担了体教17级《体育教学论》的教学任务。《体育教学论》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一直以线下教学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教学能力。之前虽然进行了立体化教材建设和优质课程教材建设工作,但线上课程建设几乎是空白。接到学校通知后,首先在尔雅课程和大学生MOOC网上寻找课程资源,都未能如愿。《体育教学论》线上课程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在开学前完成线上课程的建设,才能保证“停课不停学”。

创建《体育教学论》SPOC

从2月2日开始,利用学校“课程建设与网络教学平台”自己火速创建课程。历时半个月,从每一章节的教学设计开始,到教案的撰写,课程PPT的重新制作,章节测验题的设计,直到每一章节的参考文献,15个章节,每个章节12个内容部分,终于在2月17日开学前初步完成《体育教学论》SPOC。

制订学生在线学习手册和在线课程教学方案

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特殊时期的教学都是第一次。尽管已经基本完成了课程建设,如何保证学生更有效利用课程网站进行学习,我又在有限的2天时间内完成了《体育教学论》在线学习手册和在线教学方案的编制并上传到课程网站上。

丰富课外阅读资源

学生手里没有课本,没有与课程有关的任何资料。而且有些学生的家里没有电脑、没有网络,仅靠手机来学习。为了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开始进行资料库建设。

《体育教学论》是一门集体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实践能力,因此我从教学实践出发,收集全国优质课体育教学视频、教案、教学图片等。

我专门为同学们准备了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相关的最新文件,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供大家课外阅读,以便同学们能正确把握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方向。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面对突发事件,我所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做好准备工作。一门线上课程的建设,一个人的力量,半个月的时间,我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勇于探索“三段式”教学模式

第一次尝试:超星+QQ

2月19日是《体育教学论》的第一次课,我要求学生提前在课程网站进行预习,做好预习笔记并拍照发给我。

开始上课后,我先在超星平台发出讨论题让同学们思考,然后利用QQ班级群进行讨论。由于打字速度、网络等问题,往往等一个同学的回答就需要3-5分钟,大量的时间都耗费在等待中,严重影响了教学进程,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尝试:超星+腾讯会议

在同事的建议下,我开始尝试腾讯会议这款软件,学习软件的功能和操作。在第二次课中,课前同样要求学生在超星平台预习相关内容,而后进入腾讯会议,进行课堂讨论环节。

正式上课中,学生能够实时沟通,对所提出的问题踊跃回答,课堂氛围超出预想,是一堂不错的在线课程教学。

形成固定模式:“三段式”在线教学

经过多次尝试之后,我逐渐形成了“课前自学+课中平台互动+课后反馈”的三段式的《体育教学论》在线课程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也得到学校教务处的认可,在学校进行推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反复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才能更好地保证特殊时期的教学质量。

润物无声  课程思政

教书和育人是教育的两大任务,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是我的毕生追求。2017体教的学生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他们即将要面临就业的困境,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选择到哪儿就业,想从事什么行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

针对这一现状,我在第二章节《体育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中,给同学们准备了7个有关目标的故事,有关于目标特点、有关于目标作用、有关于目标条件的不同故事,引导大家对自己的学业目标、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进行深入思考。

在讲述完每个故事后,我都会给出启示,希望能够与同学们产生共鸣,达到育人的目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教书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育人目的。

疫情肆虐众心牵,欲解毒魔勇者担。祈盼多城驱恶患,阴霾散尽健康还。面对来新冠疫情,我们必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作为党员、作为教师,在疫情防控和线上教学中,我尽全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审稿人:袁红星

湖北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热线电话:0710-3590506  Email:xcb@hbua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