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科技工作者,他们多年如一日,默默坚守自己的初心,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投身于学术前沿问题研究,致力于解决地方发展难题,体现出湖北文理学院人的担当与作为!即日起,学校宣传部、科技处联合推出“2020最美科研人”专栏,礼赞我们身边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学术进步、助力地方发展的科技工作者,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进一步增强担当作为意识,坚定克难攻坚信心,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加强大的力量。本期介绍美术学院蔡伟教授的事迹。
(宣传部 通讯员 卜润慧)蔡伟,教授,美术学院院长,设计应用研究、工业造型设计研究学科方向带头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专著三部、获得国家专利2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作品近百篇(幅)。
“廓清科研困惑 找准自己的方向”
“最开始不理解什么叫科研,没有科研的理念,也不清楚艺术科研要怎么做”,从事艺术教育多年的蔡伟,对于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并不陌生,但他总认为自己不是理论工作者,“能把书教好就行了”。蔡伟说,他印象中的艺术教育是师傅带徒弟,教会学生关于艺术的“技术”,让学生有一技之长。
2005年,工作十五年后的蔡伟第一次真正接触科研,申请了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当时这个项目是在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申请的,我是被带着走的”,蔡伟介绍。项目申请下来后,因研究方向不是蔡伟的专业特长,项目结题的过程也比较艰难。
这个时候的蔡伟意识到: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定位,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与科研相结合,不仅仅是做一个经验型的教师,而是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用科研推动教学。
“慎思笃行,廓清科研中的困惑,才能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为了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定位,蔡伟重新梳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重点关注学术前沿的焦点问题、查阅文献,走访、拜访专家学者,最终,蔡伟将自己的研究聚焦在了视觉传播。
“围绕艺术教育学科的特征,我制定了理论研究和设计创作两条线发展,从视觉传播到汉字传统,从数字艺术到动画原创力,蔡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
2011年,《汉字图形化设计的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研究》获得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立项,此后,蔡伟在基础理论研究上频出硕果。
同时,蔡伟在设计创作在这条线上重点放在学科教育的“实践性”和学科发展的“实验性”上,以此改进、解决科研中实际问题,在设计创作上也是获得多项荣誉。廓清了科研上的困惑,蔡伟在科研路上走得更加得心应手。
“科研就是一个解惑的过程”
自2013年起,根据当时学校动画专业的发展情况,蔡伟将研究精力集中在动画上,他根据国内的动画的发展态势,一直围绕“中国的动画的特色是什么?中国的学派在做什么?中国的研究者在做什么?”这些问题认真思考。2019年,蔡伟围绕中国动画发展的问题思考做文章,申报社科项目。但这一次的申报,没有获得立项。
“申报失败后,我带着本子找了几位行业专家进行会诊,探讨现存的问题,梳理框架,理清思路,继续投入研究。”蔡伟介绍,他走访了多家动画企业,收集最新的数据,充实研究内容。
蔡伟认为,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意识,要把握学科前沿、考量国家政策方向,让研究贴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社会,解决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同行研究的议题,结合艺术教育的现状,找出适合自己的、有创新点的研究方向”,蔡伟说到。
蔡伟以我校自创动画电影的创作实践和成果为研究切入点,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纵向比较了国内各个时期的动画电影原创力,横向和国际动画电影产业做比较,通过比较总结特色和策略,力争建立一套国产动画电影原创力形成与发展规划理论体系。
蔡伟把申请项目的过程当作一个解惑的历程,一点点揭开项目研究的面纱,从项目文本的文字打磨到研究思路廓清、研究内容的完善,他都乐在其中。
近年来,蔡伟的研究都在围绕视觉产业中的传统元素,将他的研究目光聚集在汉字和动画产业中的传统元素,在前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蔡伟确定申报选题为《新时期国产动画电影的原创力及其中国学派研究》。
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蔡伟探究动画专业的多元性和指向性,重新审视了新时期国产动画电影的创新实践性以及“中国学派”原创力发展的“验证性”,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动画电影原创力的发展对策,提出了以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原创“技术——艺术”复合模式为创作指导原则的发展对策,并着重对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的产业化路径发展进行研究,解决动画电影原创力的整体研究成果如何应用于实践,并对其成果转化、产业化路径以及全球竞争力的实现。
“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好了。”2020年国家社科项目申报获得批准后,蔡伟在他的QQ空间更新了这样的一句话,“这是我尝过酸甜苦辣、喜悦困惑,经历成功与失败之后最深的感悟”。
审稿: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