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是学校“决胜‘创大’、圆梦‘创大’”的关键年,是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推进年。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校园网现推出“奋斗向未来”专栏,刊发学校师生砥砺前行、奋斗不止的事迹,激励全校师生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接续奋斗,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今天刊发政法学院刘英为博士的事迹。
刘英为,中共党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武汉大学博士后,中级社会工作师。现为政法学院副教授、MSW中心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湖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省社科前期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1项;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高质量论文20余篇。
不断求索 教学之树结硕果
“虽然时间已过去四年之久,但是入职宣誓的那一刻,至今仍然停留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刘英为说,“入职宣誓让我将内心所有对工作的思绪汇聚成了一股力量,让我全心投入教师这份职业”。
2017年9月,刘英为从武汉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正式入职湖北文理学院。四年来,刘英为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学生。无论是面向全校学生讲授通识教育必修课《创业基础》,还是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讲授《社区规划与发展》《社会心理学》《企业社会工作》《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及论文写作》等专业课程,都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刘英为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研究,助力专业建设。2019年,刘英为申报的《“金课”导向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升级研究》获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20年,她申报的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社工专业融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也成功获批。
2020年,为了按时完成校级线上一流课程《社区规划与发展》的建设和验收工作,她坚持白天上课,晚上加班整理课程录制脚本,周末就去影棚录制,通过不断地虚心学习他人经验,同时自己又不断钻研、精心投入,她最终如期完成课程建设验收。
“要想让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好,老师必须拥有足够深厚的学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并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科研成果也是教学的好的助力。故而,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两者不可偏废。”刘英为如是说。
锲而不舍 科研之路攀高峰
“教学的获得感,可以在一堂课的讲授中获得,但科研则不同,选择一个合适的选题,发表一篇核心期刊都需要时间的累积,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刘英为说。在求学工作中,刘英为把“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激励着自己。
刚入职的前两年,刘英为积极申报了很多高级别科研项目,但都在厅级项目上止步不前,这一度让她觉得十分沮丧。为此,刘英为与自己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沟通请教。导师鼓励她说,申报国家级项目一次、两次不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要气馁,并建议她要多积累、能坚持。在导师鼓励下,她开始调整心态,重整旗鼓,开启继续奋斗之旅。
2019年9月底,刘英为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如何应用国家文化原型实现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基于中国品牌海外社交媒体的多案例研究》,投稿管理学权威期刊《管理世界》,并过了初审,收到了两位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当时正值国庆假期,原本她计划和家人出游,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她毅然改变行程,整个国庆假期,全心投入到论文的修改及对回复专家意见的工作上。最终,撰写完成近两万字的回复意见稿。这篇文章也顺利通过三审,被期刊录用。同时,2021年6月,根据适合择优原则,她的论文入选“中文精品哲社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刘英为说,正是这篇文章的发表,为自己进一步冲击国家社科基金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让自己充满信心和坚定信念。
2020年底,刘英为便开始着手准备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当时,她仔细阅读当年的申报指南,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新的研究视角。在文本撰写过程中,她多方听取校内外专家意见,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会,从内容到形式反复打磨文本,力争做到精益求精。
当时国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实行网上填报的形式,网络上表格的输入和导出后的文本在格式上经常会有很大的出入,需要反复的调整。刘英为说,可能一个格式调整到合适的状态就要修改不下50遍。尽管整个申报过程十分繁琐复杂,但刘英为告诫自己:要坚持,要做到最完美,要处理好每一个细节。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刘英为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功获批。刘英为说,“当看到项目获批的那一刻,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甚至为自己的辛苦付出、为自己的坚持,有着莫名的感动。”
锲而不舍、坚持追求、不言放弃的执念;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态度,是刘英为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成绩的法宝。她坦言,将秉承这种精神,在教学和科研之路上不断求索。
供稿:科技处 政法学院
责编:卜润慧 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