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风采】学高为师强本领,身正为范立师德

作者: 时间:2018-09-05 点击数:

    马婷婷,女,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2012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环境科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1月留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2015年12月加入湖北文理学院汉江研究院,现为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学院专职科研人员,从事汉江流域水体、土壤污染及环境生态风险研究。


潜心学问、勇于探索,科学研究结硕果

    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不足一年时间,基于读博期间扎实的学术基础,马婷婷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要研究土壤复合污染条件下典型新型污染物抗生素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复合生物毒性、植物修复及调控原理。2015年12月工作调动时,她毅然将国家项目转到湖北文理学院,继续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确保该项目于2017年12月顺利结题,并以第一作者发表6篇SCI论文,其中一区1篇,二区2篇。

    “即使失败一百次,成功一次,还是兴奋地觉得失败一百次都是值得的,这就是真的喜欢”。能坚持在科研路上砥砺前行,源于马婷婷对科研的执着与热爱。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站位和视野,她一次又一次在挑战中磨砺自己。在日复一日的科研积累中,马婷婷对前沿问题越来越敏感,也开始研究和攻克重大科研难题,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17年,马婷婷通过层层严格考核,顺利获得湖北省青年英才计划“第二批”资助,是目前我校第二位获得该项计划支持的年轻教师,同时该荣誉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她本人也因此成为了环境修复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人才强省战略和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后备力量。
    马婷婷脚踏实地,潜心科研,从初入环境污染学术研究之门,到踏上解决土壤污染思考之路,再到带着科研成果来到学术舞台,她所踏行的每一步都凝聚着艰辛的付出与努力。付出总有回报,通过精心准备,2018年,马婷婷又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主要针对湖北省的典型设施农业区进行酞酸酯的污染调查、生态风险及生物修复等方面展开研究,该研究内容有望填补华中地区该类污染土壤酞酸酯污染调查研究数据的空白,丰富农膜残留分析的研究成果,并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短短几年时间,马婷婷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
 

以生为本、创新实践,教学育人谱新篇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马婷婷在做好科研的同时,她也致力于将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传播给她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新知识、新技术的引入,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例,以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在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同时,她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小组讨论汇报、典型案例、热点案例讨论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主动地接受知识。作为老师,她的授课内容与授课形式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融会贯通启迪深思,深受学生尊敬与喜爱。

    在课堂外,马婷婷组织指导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在实验过程中,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鼓励学生通过验证去辅助完善科研项目方案,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和科研创新活动能力。马婷婷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大学生参加不同类型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她不仅担任鄂西北地理学社的指导老师,组建超图软件兴趣小组,带领学生参观学习襄阳博物馆、小北门码头,为学生讲解汉江生态保护相关知识,同时还组织地理科学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马婷婷是一名优秀的年轻老师,她始终怀着积极的心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用心教学、用心体会、用心和学生交流。湖北文理学院有了许多这样年轻的优秀教师,这是一种传递,一种美丽的教育精神的传递。
    梦想无论多么遥远,总驻守在马婷婷心底,只要创新的心在不断飞翔,路就不断向前延伸。马婷婷笃定今生献身学术、以学术为志业。在她看来,一个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就是要恪守对学术的追求,耐得住寂寞,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她会一直带着赤诚的理想走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她期待着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出更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青春。
  
    供稿: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学院         审稿人:宋成亮

湖北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  热线电话:0710-3590506  Email:xcb@hbuas.edu.cn